优秀作文2024押题高考 可能出现的作文题目预测

高考作文2024-05-26 22:33
2024年高考复习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了,俗话说得好:不打无准备的仗!预测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可能出现的主题有虚拟网络与现实、家乡的习俗变化等。小编在下文为大家整理了一些2024高考作文押题预测,一切往下看吧。20

2024年高考复习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了,俗话说得好:不打无准备的仗!预测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可能出现的主题有虚拟网络与现实、家乡的习俗变化等。小编在下文为大家整理了一些2024高考作文押题预测,一切往下看吧。

2024高考语文作文押题

押题作文(1)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
有人说现代社会的生活离不开虚拟世界,虚拟世界拉近了生活的距离;也有人说卸载游戏软件,停用社交空间,放下智能手机会使你离生活更近。

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?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。

参考立意:

1.咫尺能成天涯。

2.天涯也能近在咫尺。

3.最远的你也能有最近的爱。

押题作文(2)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
春秋时一个名叫士成绮的人,常常听到时人夸赞老子,于是跋山涉水来拜访老子。看到老子其貌不扬,衣食住处也乱七八糟,便说:“人们都说你是圣人,我看是老鼠还差不多。”老子看了他一眼,说:“我心有大‘道’,你骂我是老鼠又能奈我何?我还是我。”说罢,低头继续读手中的书。

士成绮说:“你固然心有大‘道’,但也应该听我一句劝,又何必生活自苦如此?”

老子说:“我活在自己的‘道’里,而不是活在你的嘴里。”

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?请写一篇文章。

参考立意:

1.为心中大道而活,勿为他人流言而活。

2.走自己的“道”,让别人说去吧。

3.执着心中大“道”,不为物欲易初心。

4.强大内心,笃定追求,方可成就不凡人生。

5.心怀壮志成大师,贪图享受变庸人。

押题作文(3)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(60分)

随着社会的发展,习俗也在变化。你家乡的习俗有着怎样的变化?这些变化给了你怎样的思考?

请结合以上材料与个人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文章。

要求:从你家乡的祭祀、婚嫁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阳和年节习俗中选择一种来写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: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
审题指导:

本题目改编于必修(上)“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”“参与家乡文化建设”的内容测试意图在于考查考生个人的生活体悟,引导学生观察生活,以“习俗变化”为话题进行思考。

家乡的习俗”,“从你家乡的祭祀、婚嫁、端午、中1.家乡习俗。要求考生熟悉秋、重阳和年节习俗中选择一种来写”,要求能举出家乡具体的习俗,如祭祀习俗中的清明(踏青)扫墓重阳习俗中的登高、年节中的守岁,等等。如借《边城》端午节抓鸭子习俗、《百合花》中秋送干菜饼及跳唱“月亮堂堂”习俗,视为没扣住“家乡’一词。

2.具体变化。与昔日相比,你家乡的祭祀、婚嫁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阳和年节中的某种习俗有了怎样的变化?这些变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?

3.独特思考。①继承与创新性。②适应时代变化的特点。③人们认识的变化。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。⑤合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⑥生活态度的变化。⑦该不该有这样变化?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?这些变化还关涉到其他什么?等等。

注: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更多2024高考作文押题的相关内容,可以下载“蝶变志愿APP”。蝶变志愿APP是一款功能齐全,性价比超高的软件,蝶变APP内的所有数据都是真实可靠,全部来源于各大官网,考试院,同学们可以放心使用。

2024高考作文预测押题解析及范文赏析

01春江花月夜,独立也成美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
有人认为唐诗《春江花月夜》中的“江”与“夜”是因为“春”“花月”的映衬才美;也有人认为应该是“春/江/花/月/夜”,每一字各自独立才美。

请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。

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。

【作文导写】

这是一道较难的教考衔接题。材料引用了不同的人对于“春江花月夜”所呈现出的美的不同观点——“江”与“夜”是因为“春”“花月”的映衬才美;“春/江/花/月/夜”,每一字各自独立才美。引出了本则材料的核心内容——“映衬的美”与“独立的美”,引导考生思考“映衬”“独立”与“美”之间的关系,由此可以分析出不同的立意,如“美丽需要映衬”“各美其美,独立成美”或者“映衬与独立交相辉映,合成大美”等。

写作时,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,从“映衬的美”与“独立的美”的内涵,“映衬”“独立”与“美”之间的关系,如何活出人生之美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。在论证“如何活出人生之美”时,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,如活出人生之美需要我们融入集体、相互映衬;需要我们坚定内心,活出自我等。

在论证过程中,可以采用举例论证、道理论证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。如可以引用张梅“你是个独立的人,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,除非你向世俗妥协。”以及陈果教授“我自风情万种,与世无争。”的言论,论证独立之美的内涵。也可以列举伯牙在钟子期的映衬下弹出世间绝唱,成就高山流水的美谈以及红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更显魅力的例子,论证映衬之美的内涵与意义。

【立意】

1.各美其美,独立成美。

2.美丽需要修饰与映衬。

3.在映衬中凸显自我,于独立中彰显个性。

4.兼顾独立与映衬,成就人生之美。

【例文】

美且独立,美不胜收

我们总是担心这世界美得还不够,于是喜欢锦上添花,比如对于“春江花月夜”的断句,多数人的观点是“春江、花月夜”——春天的江水多么澎湃深情,花香月明的夜多么浪漫合乎时宜。

笔者却倾向和欣赏另一种解读:美且独立,美不胜收。

蒋勋先生,在他的《说唐诗》一书中认为,“春江花月夜”应该断为“春、江、花、月、夜”,“这是五个独立的名词,它们应该是并列关系,不是主从的修饰关系。”他说,“我不喜欢用春天形容江水,也不喜欢用花朵月亮形容夜晚,因为它们各自独立,并且有各自独立的美。”

是的,世间万物,独立且各有其美,不必借助修饰和形容,更不必依附于其他。只是,俗世里的我们,总觉得自己不完美,或者不如别人美,所以,停不下一颗追逐甚至贪恋的心。我们树立榜样,希望有朝一日,那些修饰别人的美好词句也能用来修饰自己;我们总想把那些金光闪闪的代表成功和高贵的标志,移植装饰于自己周身,让自我的形象更加明亮、璀璨。

追逐美好固然美好,唯愿在追逐中不失自己、不忘本真。就像这样一幅美妙情境——春天、江水、花朵、月亮、夜晚,互为风景,彼此欣赏。可是,你看,有谁因为谁停止了奔流?有谁因为谁忘记了绽放?有谁因为谁紊乱了圆缺?

我想,当有一天,你也成为人群中受人瞩目的风景,能于千万人中辨识出你一身的,是你微笑和成熟的面孔;能于千万个灵魂中独立出你一人的,是你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平和且高贵的性格、修养、思想。你自身的美好,只与你的本真有关,与形容无关,与修饰无关,与自身以外的世界无关。就像,如果你是一条江,你的不舍昼夜奔流赴海,与春无关;如果你沉醉于夜,那份安详和静谧,与花月无关。

揆诸当下,且看林清玄先生在拿遍所有大奖之后转身离去,在与自己的独处中学佛参禅,温一壶月光下酒,俯瞰百合花开,细品桃花心木,独留潇洒背影于人间;君不见陈贝儿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,让双脚沾满泥土,借溜索穿过偏见,用镜头记录最真实的中国,展现出个体独立张扬的美……你内心一定有某种火焰,将你和其他人区分开来。当你内心的炽热与时代的观念矛盾时,当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舍弃人际交往时,不妨大胆些,保持自我的独立,与万千个独立的自我一起汇成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。

美且独立,美不胜收。

02马车与火车,量变与质变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
再多的马车加在一起,也得不到一列火车。

请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。

要求:(1)自拟题目;(2)不少于800字。

【立意】

1.技术的进步不是连续的。

2.无谓量变无法造就质变。

3.方向错了,再怎么花力气也没用。

4.量变不一定产生质变。

【例文】

量变一定引起质变?

量变引起质变,这已然成为了一个真理。然而,就如同再多的马车加在一起也得不到一列火车那样,量变中的量与质有着本质区别时,那么就算将量做到极致也无法真正地触及到质。

马车是传统者、平庸者,而火车是先进者、创新者,这便是二者的本质区别。传统者的数量再如何积累,也无法真正地突破从而得到新的事物。

创新者与平庸者,不过一步之遥,然而火车走在前面,马车跟在后面,于是量与质产生了本质的区别。阿尔贝·加缪曾言:“青年人不知道,经验是一种失败,只有丢弃一切,才能知晓一点东西。”新事物无法由旧事物叠加而来,再锋利的刀剑也抵不过一把普通的左轮手枪,再厉害的冷兵器也干不过热兵器,这是两个文明的代差。1881年唐胥铁路上的马拉火车事件,之所以发生得如此荒唐而又在意料之中,也不过是因为被传统思想束缚久了的人们天真地以为,马车与火车并没有什么不同,而忽视了火车所代表的跨时代意义。

被马车束缚,禁锢了自己的思想,必将画地成牢,反之主动研究火车,探索真正的质变,却能迎来新的突破。在科学发展史上,禁锢思想而阻碍发展的例子,比比皆是。将科学视为奇技淫巧,而沉浸在已有的技术荣光中无法自拔,却未曾料到,自己甚至连现代科学的边都没有触及,一味沉浸在已经挤不出多少水分,几近枯竭的传统技术海绵,挤得再用力,也无法得到新的火车,技术也无法转化为科学。

永远缺乏冲破桎梏的勇气,仅仅希望从固有的东西中获取成功,墨守成规,固步自封。因此,这些人永远只能成为平庸者,只能沿着创新者留下的脚印缓慢前行。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、满足现状者,只有不断地进取创新,才能真正得到火车。陶行知先生曾说过,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;无发明之力者,虽新必旧。真正意识到创新的意义,不再过分沉醉于传统的马车,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,不至于渐渐地落在渐行渐远的马车后面。

李四光曾言,做了茧的蚕,是不会看到蚕壳以外的世界的。墨守成规的人即是这蚕,他们被那严丝合缝的茧壳遮住了视线,心心念念地想着自己的“马车”,一切新事物都能被他们理解为用旧事物叠加而能带来,我们应该撕去这层厚重的茧壳,而去追随“火车”。

注:更多内容,我们只需要在本文下方“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”一栏,输入自己的成绩、省市、选考科目,即可一键进入蝶变志愿,为大家科学评估出的分数对应的所有可以就读的大学,查看更多关于高考的数据和资讯。

为您推荐

2024新疆高考语文作文题目

2024宁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

2024青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

2024甘肃高考语文作文题目

2024陕西高考语文作文题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