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烛之武的评价是什么 有何形象

语文2023-02-08 22:44
对烛之武的评价: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,在国家危难之际,能够临危受命,不避险阻,只身去说服秦君,他是一个有义有勇有智谋的爱国之士,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。烛之武人物形象一、志士。

对烛之武的评价: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,在国家危难之际,能够临危受命,不避险阻,只身去说服秦君,他是一个有义有勇有智谋的爱国之士,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。

烛之武人物形象

一、志士。

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。“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退”,一个“退”字,尽显烛之武的才华。由于长期未被重用,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,以至于以“老矣,无能为也已”来推辞。

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,最终感动了烛之武,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,出使秦师。这足以说明烛之武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。

二、勇士。

两方交战,生死未卜;出使秦师,成败难料。烛之武“夜缒而出”,勇入秦营,其知难而上、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“勇士”性格。

三、辩士。

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,面对强敌,不卑不亢,侃侃而谈。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,只是增加了邻国(晋国)。然后承诺,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,“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”,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,既可使对方感兴趣,以权衡利弊,又不失本国尊严。

一番利诱之后,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,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、忘恩负义的本质,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;并且用发展的眼光,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,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,并最终和郑国结盟。

这样一来,“攻守之势易矣”。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,却成功说退秦师,充分展现了他的“辩士”形象。“辩士”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。

烛之武人物简介

烛之武,烛地叫武的人,春秋时期郑国人。烛之武闻名于历史是因为,公元前630年,秦晋攻郑,烛之武智退秦师,保护了郑国。

公元前630年,秦、晋合兵围郑,烛之武只身前往秦营之中,向秦穆公陈说利害,终于使得秦穆公放弃了攻打郑国的打算,并派兵保护郑国,拯救郑国于危难之中。民间对烛之武的评价是:“五论救弱国,妙语退秦师。”

烛之武之中,“烛”代表一个地名,“之”作为名字中的字在古现通译中不必做翻译,何况其本身也没什么意思。“武”为他的名字。如果翻译的话,直接称烛之武就可以。